賞識教育中,要講究表揚的技巧
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表揚就是在進行賞識教育,進行愉快教學。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十分善于表揚學生,他勤于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從而成為“樂學”即愉快教學的積極倡導者。美國教育學家詹姆斯說,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后,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
大量的現實和工作中的事例表明,表揚雖然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教學手段,但是不能過度、不能失時、不能多目標、不能太片面。因此對學生進行表揚時,一定要注意技巧,千萬不能隨便給予,要抓住時機、準確到位、入情入理、因人而異,從而充分發揮表揚的鼓勵和促進作用。
時機往往是事物發展連接和轉化的關節點,抓住了時機也就抓住了關鍵、抓住了要害。教師在實施表揚時,必須有較強的時效觀。抓住了時機后,還必須做到表揚的分寸適中適度,使表揚恰到好處。任何過度的失去的表揚都會適得其反。
運用表揚的方法達到最佳效果關鍵在于“準確”。“準確”一般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對受表揚者心理狀況把握要準確。二是對于表揚的同學的事跡核實要準確。
入情入理是指教師在表揚中要滲透教師對學生的愛。對學生的表揚要做到實事求是、公平合理。
對學生表揚有多種形式:口頭、書面,物質、精神等等,具體使用哪種形式要因人因事而異。方式的因人而異是由對象的思想和心理水平不同以及氣質、性格的有別而決定的。老師對學生要表揚賞識,家長對學生,學生對學生,自己對自己也要表揚賞識。身為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團結家長,、靈活多樣地運用表揚,發揮其藝術性、實效性。
表揚個人時,有時聯系事例點名表揚學生,有時只贊賞具體事例,不點學生姓名。表揚集體時,要根據實際靈活地確定“集體”:或表揚班級,或表揚小組,或表揚男生、女生、大組、同排,或表揚某分數段學生。口頭表揚是表揚的基本方法,課堂內外、當面或背后都可以進行,易操作且最具及時性、靈活性。
批改作業,要對學生予以表揚時,可在作業本寫上表揚的語句,如“進步真大,老師相信你會寫得更好”,“你對問題的看法有新意,見解獨到”,“你的作文就像你回答問題時的表現,思維縝密、語言華美,讓人感到興奮”;出板報時,利用板報將學生先進事跡、榮譽、“閃光點”等予以公布。作業本表揚,幾乎像口頭表揚一樣靈活,既不占用集體時間又不影響課堂教學;板報表揚,被表揚人數非常少,其所受的激勵特別大。
學生發言或做一些活動時,教師或微笑看著學生投以賞識關愛的目光、或身體前傾表示聆聽關注、或豎起大拇指表示滿意祝賀、或很有分寸地輕輕拍拍學生肩膀表示親近慰問。張口三分力,運用體態語不用說話、寫字,最簡單、實惠。摘要教師真心關愛學生,總能時刻發現他身上的可愛之處,總能運用體態語傳遞賞識情感。
評選
先進,有階段性地進行:給學生樹立奮斗目標,鼓勵學生不斷努力并定期評選(如評選三好生、優秀班干、優秀隊員)。有的靈活進行:在教學中發現成績及時授予榮譽,或搞臨時性的比賽以榮譽為目標,激發學生(如在班中設立“標兵榜”,把個人或小組的照片張貼在“標兵榜”上)。評選先進時,要注意使不同層次和不同特長的學生都有機會被評上,要多關注學困生。評選先進特別是階段性的評選,其實也是在進行“目標激勵”;靈活性的評選與教學聯系相對接,反饋及時,成效顯著。
展覽要與教學緊密結合,目標要明確,每次的展覽要有偏重,老師要心中有數,要體現展覽的計劃性。展覽不但使受表揚同學受到表揚激勵,還能為他人樹立榜樣,激發其他同學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在活動中為表現突出的同學鼓掌或讓其他同學主動為勤于學習的同學獻上一支歌,這就是一種精神獎勵。物質獎品學生會愛不釋手,精神獎品學生會深藏心中,這些獎勵對學生來說都是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一、表揚的技巧
二、表揚方式要靈活多樣
- 上一篇: 哭是孩子的“手段”嗎?
- 下一篇: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