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不能錯過孩子的“閱讀饑餓期”
看到這個題目就想起來一位朋友對孩子的要求“寧愿遲到,也不許不吃早飯”。上學遲到是不對的,不吃早飯傷身體也是不對的,如果解決這個問題,只能早起。就像閱讀和家庭作業,一方面期待課堂教育的改革,一方面自己要想辦法提高效率。此外,閱讀還是一張保護網,避免孩子沉浸在電子產品中。
想一想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對于孩子而言,即使他成績平平,但有良好習慣,將來仍是潛力巨大。而培養閱讀能力,14歲以前是關鍵。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閱讀饑餓期”。孩子對閱讀的“精神饑餓感”形成于14歲之前,“父母是否在小孩5歲以前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影響著孩子今后閱讀技巧的形成。同時,人在14歲以前的閱讀體驗,對孩子的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人生以后的歷程,只不過是前面14年所閱讀的東西的展開。”
一個孩子即使學習成績平平,但只要養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一定比只是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遠。
1.“精神饑餓感”更易在中小學階段形成
美國著名生理學家瑪莉安·伍爾夫通過研究兒童閱讀時的大腦變化發現,兒童閱讀是左右大腦兩個區域都一起運行的,而過了這個時期,學習語言的能力開始退化,我們成年人在閱讀時,往往是只有一個大腦半球在工作。
科學家認為,父母是否在小孩5歲以前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影響著孩子今后閱讀技巧的形成。同時,人在14歲以前的閱讀體驗,對孩子的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人生以后的歷程,只不過是前面14年所閱讀的東西的展開。
事實上,孩子長大以后,是用在14歲以前所閱讀的東西、所體驗的東西、所經歷的東西、從書本當中獲得的基本價值觀
,用感恩、慈善、友愛等這些最偉大的觀念和知識在建設。
“所以,孩子早期的經驗對成長非常重要。當他們成人以后,他們是用孩提時代所獲得的東西為根基,繼續去構建內心的成人世界。”朱永新說。
2.“閱讀與學業從來就是不矛盾的”
一位當了小學生家長的媽媽發現,再美好的計劃都跨不過上學這道坎兒。在孩子上學之前,這位媽媽一直堅持給孩子讀各種故事,也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但是,自打一上學,孩子閱讀的時間被一點點地擠掉了,“又要完成學校的作業,又要保證孩子睡眠,只能有所取舍。”這位媽媽說。這位媽媽的苦惱絕非個案。在巨大的應試壓力面前,如何平衡閱讀和學業,是擺在很多父母,尤其是城市父母面前的一道難題。
調查表明,59.2%的學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時間來閱讀課外書籍,甚至有?6.2%的學生閱讀時間為零,只有12.3%的學生花在閱讀方面的時間比較多。
“國外大量研究證明,家庭作業越多,孩子可能會越笨。”朱永新說,重復的練習是孩子最討厭的事情,這只能提升孩子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但是對孩子智慧的發展并無作用。
第一種孩子既不愛讀教科書,也不愛讀課外學,“這樣的孩子肯定是愚昧無知的”;
第二種孩子既愛讀教科書又愛讀課外書,“這樣的孩子必然發展潛力巨大”;
第三種孩子只讀教科書不讀課外書,這樣的孩子可能成績不錯,但是卻沒有什么發展潛力;
第四種孩子是不愛教科書只愛課外書,?“這種孩子也許成績不理想,但還是有希望的。”
事實也證明,
大量的課外閱讀并沒有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3.過早‘觸電觸網’,會使孩子失去思考的能力
即使是充分了解閱讀重要性的父母,仍然有很多困惑。隨著科技的發展,新一代的家長和孩子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這股電子閱讀的浪潮中。對此,朱永新認為,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提供的內容太過絢麗動感,這對低年級的孩子還是有危害的。“對孩子專注力和寧靜的心態的形成都是不利的。”
“過早‘觸電觸網’,會使孩子失去思考的能力,孩子會變得只會看不會想。
”朱永新說。網絡上更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廣告和娛樂的內容,人類的理解,特別是人類理性的洞察力,通過網絡是很難獲得的,智慧的內容在網絡上更是鳳毛麟角。人類思想的進化,從信息到知識到智慧,就像一座金字塔,它是精神與智力逐步升級發展的過程。惟有通過書籍閱讀,我們每一個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巔。
要讓每個孩子方便地得到最適合他們的圖書。
4.閱讀重要,比閱讀更重要的是給孩子讀什么
“我現在就有這樣的困惑。”一位一年級孩子的媽媽說,學校每天會利用孩子早晨到校這段時間給學生放古詩,“幾十首古詩全部用說唱的方式錄制,孩子在家里時嘴里經常叨叨,不過怎么聽都不是味兒。”據這位媽媽介紹,別管是“鋤禾日當午”還是“床前明月光”,什么樣的詩句在孩子嘴里都用歡快的說唱節奏唱出。
“這種方式追求的是瑯瑯上口,是為了讓孩子記住。”朱永新說,但閱讀的關鍵不是背下來,而是體驗、感受文學作品中的美。
“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確、由粉紅到天藍的彩色階梯,
孩子的閱讀也是一個階梯式的、逐步過渡的過程
。”朱永新說,在最初的粉紅色的階段,閱讀是以讀、寫、繪、兒歌、童謠為主,到了三四年級的時候,閱讀則表現為大聲朗讀、復述故事、默讀等形式,到了再高的年級,就要開展主題的探討了。
- 上一篇: 美國孩子上課真的是在“玩”?顛覆你對美國教育的理解
- 下一篇: 父母最應該教給孩子哪些品質